近日,省自贸办公布2025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共35项案例入选。
18.创新“浙江宁波舟山港”国际船舶登记服务新模式(浙江海事局、宁波片区)
26.探索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省委网信办、省商务厅、杭州片区、金义片区)
27.“浙江e港通”赋能海港货物通关便利化(省海洋经济厅、省海港集团、宁波片区)
34.创新出入境服务机制助力自贸区入境游发展(省公安厅、舟山片区、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
宁波片区创新离岸贸易监管新模式,通过制定监管办法、创新管理机制、打造服务平台等举措,以政策赋能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联动管理为保障,推动离岸贸易高质量发展。
金义片区针对非洲、中东等地区部分国家存在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明确的进口意愿,却因外汇和支付等方面原因导致传统贸易渠道受阻的问题,以金义综保区为核心节点,以“人民币计价、人民币结算、在金义片区结算”为基础的新型易货贸易体系,为外汇紧缺国家开辟了贸易新通道。
杭州片区立足数字经济高地区位优势,通过政府指导企业联动,以杭州为中心,边境8省及超百座边境口岸城市形成跨境贸易网络,建设面向周边国家的易货贸易平台,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与边境地区高质量协同发展。
为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外贸“新三样”产品高效出运,宁波片区推出“直通车”服务,以实施“同装同查”举措这一小切口实现了内陆海运货物从装箱地到装船出港“一次装箱、一次申报、一次查验”,有效降低交通物流成本,积极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新三样”出海海事服务模式。
针对跨境电商面临的退货难、成本高、周期长,需要跨境j9.com官网电商企业在各个不同的“发货地”都建设相应的退货仓等问题,杭州片区深化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点,完成首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助力杭州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打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出口跨关区退货的城市。
针对跨境电商国际陆路运输不畅的问题,金义片区在长三角首创“国际公路运输+跨境电商”新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证到底、一车直达”,开辟了兼顾时效性、经济性与安全性的“门到门”物流运输“新通道”。
针对航空器加注的保税燃料必须通过保税仓库存储和供应,不得与非保税燃料混存、混用的问题,杭州片区萧山机场海关上线航空器燃料供应保税监管新模式,有效促进浙江航空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针对跨境电商航空运输合规成本高、检查效率低、敏感货物航空运输不畅等问题,杭州片区创新推出跨境电商敏货便利化运输体系,推动带电、带磁敏货航空运输顺利落地,实现了物流效率与营商环境的“双提升”。
杭州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CCC免办审批改革试点,通过构建“数字化审批+全链监管”的新型治理模式,累计为企业节省人力、认证等费用超6.8亿元,实现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的突破。
杭州片区聚焦商品条码,围绕商品准入、实货监管、后续监管等重点环节,探索以智慧化手段防范化解跨境电商领域海关监管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智慧跨境电商”场景应用和监管模式,助力跨境电商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舟山片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等为契机,首创粮船“高效通关一件事”,有效解决了入境粮船通关查验周期长、成本高的痛点。
宁波片区按照浙江优质蛋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要求,探索实践进口蛋白资源冷链产业链集成创新,初步建成省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港口型冷链枢纽,构建起进口冷链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生态,全力提升优质冷链蛋白资源配置能力。
针对手工量仓计量时间长、数据难以溯源,极易发生计量争议,破坏营商环境等问题,舟山片区创新推广保税船燃加注质量流量计交割方式,省时降本,减少贸易纠纷,进一步提升供油作业效率、驳船周转率,减少国际航行船舶等待时间,提升国际竞争力。
舟山片区聚焦船供保税润滑油供应时效性强、供应数量难以把控等特点,在全国率先实施船供保税润滑油“先供船后报关”模式改革,突破传统“先报关后供船”流程限制,进一步提升保税润滑油供应灵活性和精准性,为优化口岸保税货物供应机制提供创新示范。
为解决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料油跨区直供的制度瓶颈与企业经营高成本、低效率问题,舟山片区以宁波舟山港保税燃料油跨港供应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实现“保税燃料油跨关区供应”和船用燃料油供应备案“一证通全省”。
舟山片区聚焦保税船燃锚地夜间作业安全与效率痛点,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实现保税船燃夜间靠泊加注作业安全化、常态化,显著提升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舟山片区通过制订风险防控指引、前移隐患联防关口、完善闭环治理机制,有效破解了石化企业刑事风险“识别难、防范难、治理难”等问题,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助推石化产业从“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宁波片区保障自贸试验区“浙江宁波舟山港”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政策落地实施,全面开辟“浙资方便旗船”回归和国际船舶入驻新通道。
舟山片区聚焦物流质效不高、市场货源不足等问题,率先发展江海直达特色产业,主动与沿江港口合作创建“江海直达+长江班列”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提升大宗商品进江出海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力服务保障了国家战略物资运输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舟山片区对标国际指数编制经验,推出舟山价格窗口系统,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不断推动产业客户基于“舟山价格”通过POZZ系统成交,拓展绿色能源产品,持续提升价格指数国际影响力,助力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服务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为促进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混合型加工模式下出口退税问题,浙江省税务局在舟山片区探索建立混合型加工出口退税管理新机制,培植新质生产力,推动船舶海工产业向“新”发展。
为减轻企业负担、加快企业退运货物国内清关进度,浙江省税务局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先行先试,创新9610出口退运“免证明”举措,进一步简化9610出口退运办理流程,提升通关便利化。
宁波片区探索“外综服+跨境电商”多场景阳光化外汇结算模式,确保新业态外汇结算更加便利、更加安全、更加智慧,全力支持宁波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
针对金义片区进出口贸易企业对运输途中货物损失保障需求激增问题,浙江自贸试验区创新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一单制”保险,突破以运输工具为风险单位投保限制,破解了在责任认定、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有效简化企业投保流程、降低保险费用,有效满足了企业风险保障需求。
杭州片区民用航空维修用航材首次应用减免税“一表多用”措施,于4月3日办理了全省首份《减免税集中办理确认表》,大幅提升了航材减免税业务办理效率。
探索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省委网信办、省商务厅、杭州片区、金义片区)
为解决跨境电商数据跨境传输难、合规成本高问题,浙江省委网信办积极推动数据跨境流动机制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浙江e港通”赋能海港货物通关便利化(省海洋经济厅、省海港集团、宁波片区)
聚焦建设“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全国港口营商环境最优省,浙江省海洋经济厅创新“浙江e港通”模式,有效提升货物进出口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宁波片区打造宁波国际航行船舶“一单通报”通关申报新模式,创新国际航行船舶“一单通报”监管模式,解决船代企业重复申报、多头申报、口岸监管与港口作业不协同导致船舶在港时间长等难题,为省内乃至全国其他口岸平台整合、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为破解多式联运多头对接、多次转运、多方查验等痛点,金义片区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到底”新模式,实现“一次承运、一单贯通、一站集成”的高效便捷运输,以低成本高效率优势,持续拓展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国际运输通道。
宁波海关依托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和先行先试的传统优势,打造高效协同、精准快通的进境船舶检疫智慧化监管新模式,解决了进境船舶卫生检疫布控精度不高、检疫时长较长的问题。
为促进义乌涉危化妆品企业出口增量扩面,金义片区根据海关总署要求,对区内涉危化妆品企业开展出口危险品 “批次检验” 改革,助力企业实现通关流程进一步优化、出口成本进一步降低。
宁波片区创新实施海事、船员、体检机构、航海院校、航运公司“五方协同”工作机制,以船员证书“好办”“快办”、船员就业高效精准为目标,为船员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时段“精准化”“集成化”服务。着力化解船员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助力高效办成“船员上船一件事”。
杭州片区在全国首创《外籍跨境电商优秀人才认定标准》,在破解跨境电商企业招引外籍主播缺乏从业依据难题的基础上,又打造全省首个“外籍跨境电商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为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杭州经验。
创新出入境服务机制助力自贸区入境游发展(省公安厅、舟山片区、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
针对入境游旅行社适用范围有限、旅游签证申请材料繁琐,入境外国游客存在通信、语言、支付、文化等多重障碍,办理住宿登记填报项目较多、耗时较长等难点堵点,浙江省公安厅创新出入境服务机制,全力助推入境游全链条便利化改革。
针对外籍商贸人才全链条服务机制不健全、生活服务“碎片化”等问题,聚焦外国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融得入、管得好”,金义片区深入开展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集成改革,创新外国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强化创业支持等,不断提升涉外政策精准度与匹配度,持续优化义乌涉外投资创业生态。